從工業革命之後管理科學發展至今,大部分主流企業的組織結構都是樹狀結構,層次分明。
A. 樹狀結構組織的最大優點:效率極大化
- 員工:強調標準化、專業化
- 管理人員:本身了解組織整體的運作,掌控決策所需的完整訊息
本身服務過的公司大都採用樹狀結構,雖然沿革至今改進了許多資訊收集、篩選、匯總、會報摘要的技術,但公司的領導者有能力掌控全局下達即時命令的可能性太低了,舉凡市場現況、競品分析、客戶需求等,身為公司最高主管能了解的幾乎都是片面資訊,從上至下的指令發布,難免有時差、誤差發生
但不可諱言的,在環境變動因素小、長期穩定的市場,流程全面 SOP 化,不斷優化 SOP,確實能讓效率不斷提升,成本下降,利潤提高
反思日常工作實務,能夠標準化作業,訂定一年完整績效考核指標的工作,還是蠻符合樹狀結構組織的要件
過往,人資工作本身就很難訂定有效的年度績效指標,大多數腦力密集產出的工作也很難,尤其是在瞬息萬變的新創公司,網狀組織是比較理想的結構,也是目前許多頂尖科技公司部分採用或全體適用的結構。
B. 網狀結構組織的最大優點:即時應變、生存優勢極大化
- 員工:賦予工作自主權,第一線有權判斷採取最適行動
- 管理人員:維繫組織,促進資訊透明化,打破深井結構
網狀結構的特點,就是由無數的小團體,各自在被賦予的領域/課題內全力以赴,也有權採取當下最應該的行動,不需要層層匯報取得上層授權。整個公司就是由無數的小團體聚合在一起的極度扁平化組織。近年流行的敏捷式團隊協作法,就是網狀組織非常有效的一種體現
在樹狀結構組織中,高層管理者被要求對產業需要全知全能,由高層下達策略指令後,層層下達分布給基層員工去實現
在網狀組織中,高層確保大家有一致的願景,在溝通上極度透明,在決策上去中心化的網絡,由各個小團體各自依當下的資源規劃最合適的工作目標、採取行動,隨時因應當下局勢,不斷修正。高層的重點在建立、維繫網路,確保各個團體的資訊能夠互通,彼此協作
建立網狀組織最難的是一開始的觀念溝通,以及團隊塑造過程選才用才任用的標準
其實大多數新創公司在人數 50人以下,通常自然形成網狀組織,但在業務、人數擴張的過程,因為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規章,無心的仿造、採用了樹狀組織,通常在人數擴大到 150人以上之後,會很明顯地感到公司行動力變得笨拙、創新力下降、市場反應速度變慢、內部溝通成本變高等現象
組織如何建置、維護,去符合公司業務發展所需,一直是人資或公司高層主管,必須時時放在心上的課題,每時每刻需要不斷微調,如同敏捷式開發的概念:有了目標就先衝一波,然後不斷修正~
是不是很有趣?
*部分啟發來自:賦能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原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