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伦周刊》中文版撰稿人彭韧
编辑|康娟
我对宏观经济乐观,对个人和公司悲观。
导语:
在国内做投资的人很少有不上雪球的,上雪球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创始人方三文的。他自称雪球“首席陪聊官”,雪球网友人称“方丈”,雪球ID叫“不明真相的群众”。方三文说,这个ID同时也表明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是一个有限理性的支持者,相信谁都不可能无所不知,谁也都有可能为别人提供启发,而这正是他当初创办雪球的初衷之一。
跟其他社区不太一样的是,雪球不主动判断内容的价值,而是让用户自己来决定什么是好的内容。每天,方三文都会在雪球上回答网友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包罗万象,很多问题看起来跟投资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如果耐心看完,你可能会发现这些问答才能够勾勒出一个投资者的完整内心。
近日,《巴伦周刊》中文版与方三文聊了聊他创办雪球的初衷和管理理念,他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投资的看法,他为什么会卖出曾经看好的特斯拉股票,以及他的新书《世风日上》。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自称雪球“首席陪聊官”,雪球网友叫您“方丈”,在雪球网友看来,似乎所有问题方丈都能接得上,您是什么问题都答吗,还是您觉得聊天也有“能力圈”?
方三文:我当然是有选择的回答。实际上在我所有的回答里,最多的一个回答是:“我不知道”——因为的确有很多事情是我永远也不会知道的,比如有的用户最喜欢问这支股票会不会涨,或者我这样做好不好,我哪儿知道?
我认为有些问题可能本身就永远没有答案。所以我能回答的问题,尤其能高质量回答的问题是很少的,大部分问题在提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没有答案。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在回答网友问题时也曾经说过,一条劣质信息可以通过互动变成优质信息,这是否也是您当年创办雪球社区的一个核心理念?
方三文:的确是这样的。比如说我曾经跟同事讨论,什么样的帖子有价值?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标准:首先,回复多的帖子一定有价值。
这条标准看起来有些粗暴,但它是有理由的。回复多的帖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回复在原来主帖的出发点上,进行了大量信息和思路的补充,可能这个问题刚开始提出的时候,非常糟糕,没什么信息量,但是通过跟帖的不停补充,最后加起整体的信息量很大。
第二点,我认为跟帖可能比主帖的价值更高。这一点是到目前为止,很多做UGC(用户生成内容)的人都不愿意承认的,他们总是认为主帖价值更高,但其实不一定。
我举个例子,一个特别优秀的投资者,发起主帖的意愿大都是很弱的,哪怕他今天挣了100个亿,他也不太可能发起一个话题来谈这件事。但可能别人问到他,请问某某先生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正好触到他的痒处,于是他洋洋洒洒回复了一大通,这个跟帖就很有价值。
我还有一个看法,就是帖子的价值,跟字数和形式没有什么关系。过去,我们这些做过传播工作,尤其是在学校里受过写作训练的人,都有自己的写作范式,对写作的内容,包括标题、结构、起承转合都有很多要求,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该或者必须这么来表达,有时候只需要几个字,效果可能比一篇文章还好。
所以总结起来,我的看法就是三点:1、回复多的帖子一定有价值;2、跟帖可能比主帖更有价值;3、帖子的价值跟字数、形式没什么关系。
我的这本书《世风日上》也是这样,没有按照传统写文章的写法来写,读者也不用按照传统读书的方式来读,你可以随便翻一页打开,看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话题。
《巴伦周刊》中文版:我觉得这三点判断标准跟雪球社区的氛围非常吻合。您认为雪球凭什么能够吸引段永平这样的投资高手以非常平等的姿态来跟网友对话?
方三文:首先,我不可能给他钱;第二,在我创办雪球之前,我跟段永平没任何交集。所以我觉得还是因为雪球满足他的某些需求,让他觉得这个地方有趣,才会愿意留下来。
那么会是什么需求?人的需求非常复杂,从投资上来说,一个重要的方面肯定是信息获取,第二就是跟人交流,获得一些别人的看法,其实段永平对雪球上很多用户的看法也觉得很有趣,他认为有些看法是他之前从来没想到过的;第三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我觉得人都是寂寞的,无论他有多少钱,位置有多高,总体上都很寂寞。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人能够互相交流,就能够缓解这个寂寞。
《巴伦周刊》中文版:在雪球之前,国内有这样的投资者社区吗,还是说雪球跟以前的都不一样?
方三文:以前也有类似的投资社区。比如说在早期的时候,买A股的去东方财富的股吧,买美股的去雅虎BBS,都各自有这样的社区。
但是雪球做了两件事,第一是把社区,和股票行情、资讯和数据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后来我们还把交易整合在一起,从行情、资讯、数据、交流再到交易,完成了一个闭环,对用户来说很省事。
第二是我们在社区运营方面花了一些功夫。但是我们花的功夫,可能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种功夫,比如我们去认定哪些用户是好的,哪些用户是不好的,哪些内容是好的,哪些不好。恰恰相反,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我们没有办法定义什么是好用户和好内容,而是让用户自己来选择和定义。
在雪球上,每个人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甚至用户可以自己来制定规则,比如说我发帖子,别人不能回复我,或者我发帖子,只有特定人能回复。我们在用户自定义内容和规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可能正是这些产品特性,让雪球吸引了一部分用户。
《巴伦周刊》中文版:虽然您不是学经济和金融专业出身,但对于经济和金融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那么您是如何建立这个理解框架的?
方三文:先说一个题外话,我曾经把在雪球上聊过的投资类内容,结集出版过一本书《您厉害,您赚得多》,后来很多人说非投资内容也很有意思,也可以出一本书,我觉得也行,然后就出了这本《世风日上》。
但是这本书最后上架销售的时候,所有的平台还是把它归入到金融投资类,现在基本上也是各个平台金融投资类的销售第一名。我感到很困惑的是,这本书里我没怎么谈投资,为什么还是把它算作金融投资类?
前几天我准备搬家,在家里整理书架,按照传统的图书馆分类来给我的书梳理分类,我发现我的书大概可以分成三类,一类纯文学类的,比如文学作品和评论,我发现在我的书里面占比,远远不符合我中文系的出身,虽然我觉得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带给我很好的精神享受,但我真的盘点一下的时候,我发现它占比很低;第二类是社科历史类的,比第一类多,但是最多的还是第三类:金融投资类。
所以从品类上来说,商业投资是核心,外层是社科历史,再外层可能是审美或者精神,我的知识大概是这样一个结构。另外,我觉得看书只是获取知识的一个渠道,跟人交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跟朋友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来源。投资做久了,你一定会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的基本投资观念是怎么样的,您是如何形成这个观念的?
方三文:归根结底,我肯定是一个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我认为市场是大部分事情的解决方案,但同时我又是一个不可知论者,或者有限认知论者,我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方案能够全面地、完美地、长时间地解决所有问题。
公司股价长期来说是由公司的商业价值决定的,但是股价的短期涨跌完全无法预测,同时,公司股价的涨跌跟公司的商业表现之间不是完全线性的关系,公司短期经营的波动跟股价之间的联系是或然性的。我们要从公司商业层面出发来判断公司的长期价值,但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关系。
这个理念是怎么形成的?可能是自然而然多年的经历形成的,很难说是因为看到某一本书就形成的,比如说大量阅读和跟人的交流,还有自己的社会实践,慢慢得出了这么一个理念,不是来自于任何一本具体的书或者人。
《巴伦周刊》中文版:很多投资者的投资方式是严谨地研究企业、跟踪财报,掌握一手信息,也有些投资者只是看看别人的研究成果,雪球网友称为“抄作业”,您觉得这两种方式都可行吗?
方三文:什么工作都有价值。比如去工厂做调研,肯定有价值,但投资跟很多事情不一样的是,它的要素很多,可能比起你在某个单一环节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你要分得清楚这些要素的构成和权重。
投资一定会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你怎么看待市场的波动,这其实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因为股票价格每天都会波动,如何看待市场波动是投资者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绝大多数投资者一辈子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你如何看待公司经营跟股价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也非常不线性,比如说我昨天刚见到某个公司的CEO,他说销售很好,结果今天股票就跌停了。
最后才是如何看待公司的商业经营。看待公司的商业经营又要区分长期商业模式和短期经营波动,比如你觉得某家教育机构的商业模式很好,结果今天去参观,发现教室里面发霉了。
所有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之后,你要考虑不同要素各自的权重,这比在单一点上的努力要重要得多,而雪球的好处就是可以给用户提供各个不同层面的要素。
回到你所说的那种深入调研,大部分人最后的着眼点还是希望发现短期的股价趋势,但是他又希望把短期的经营活动跟股价来做一个归因,这里面其实可能是一种非常不线性的关系,很难成立,如果你没有理顺这个关系的话,再努力可能也没有用。
《巴伦周刊》中文版:那基于您的价值观,您认为一个出色的投资者应该什么都懂一点,还是在一个很垂直的领域钻得比别人都深,或者说这两者都要做到?
方三文:我觉得都懂一点,看起来在任何行业都不精深的人,有可能赚到钱,但是能赚到钱一定是因为他符合我刚才说的框架,就是他对这些要素的权重分得很清楚。比如说他知道市场波动无法把握,他也知道,公司短期股价表现跟经营之间并不是简单线性的关系,但是他看准了一些大的问题,比如商业模式等等,所以他忽略了短期的经营波动,长期持有。
但我们要认清楚,认知层面的大框架才是他挣钱的原因,而不是因为懒惰才挣钱。对特定行业有深入研究,可能会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但是如果没有刚才所说的这种上层框架支持的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巴伦周刊》中文版:雪球用户应该是以个人投资者居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散户”,您认为这种用户结构会影响雪球的价值吗?
方三文:说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经常会接触一些机构投资者,我发现他们也在用雪球,而且他用雪球的方式,跟我们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最早做雪球的时候,我们设想的业务场景大概是这样的:卖方分析师、投行从业人员,包括专业财经记者,在雪球上生产优质内容,然后个人投资者在下面看。但实际用起来的时候,我发现现实是相反的:个人投资者生产内容,机构投资者在下面看。
这种情形看起来特别搞笑,和我们当时的设计完全相反。但是这个现象其实也是可以推导的,首先个人投资者在数量上有优势,因为数量多,就一定有很多人愿意发布信息,所以个人投资者光靠数量优势就会成为发布信息的绝对主体。
第二,从质量上来说,因为个人投资者有数量优势,而每个投资者总归在某些点上会有过人之处,所以其实他们加在一起,也能提供非常多优质信息,反而职业投资者受到业务流程、合规等各方面的要求,反而很难成为一个持续的优质内容生产者。
我们希望整个投资产业链上的人都来到雪球,但是各自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机构投资者在这里卖基金,上市公司在这里发布信息,然后个人投资者发帖子,大家各司其职,我们不会去只满足某一类需求,因为大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正好有契合的地方。
《巴伦周刊》中文版:从很多回答都能看出,方总是一个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未来前景都非常乐观的人,您认为这是否也是由投资者长期看好未来的世界观所决定的?有一句话叫“悲观者明智,乐观者赚钱”,您觉得悲观的人也能做投资吗?
方三文:从我的认知来说,我是个乐观的人。我觉得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让人类社会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越来越丰富,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人们的行为越来越趋于协作。
这种乐观跟我投不投资没有因果关系,但乐观可能的确对投资是有帮助的,因为你始终要相信,股权资产从长远来说价值会越来越高,如果你是个悲观的人,你就应该退出市场,把钱去挖个坑埋了。所以我觉得乐观主义有助于投资,对宏观经济太过于悲观的人,很难投资。
虽然我是乐观主义者,但其实我也有非常悲观的一面。我对个人能力,公司资源,甚至公司的存续周期,都是悲观的。
在这方面,很多投资者跟我是相反的,他在宏观层面是非常悲观的,一会儿担心中美贸易战,一会儿又担心新冠疫情,但是他看到每一个公司都无限乐观,觉得这个公司啥都能做,CEO太厉害了,什么都能搞定。
我刚好相反,我对宏观乐观,但对个人和公司个体非常悲观。我对那些违背个人能力有限或者公司资源有限论的公司,总体上都不太放心。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些商业经营不那么严重依赖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也不依赖于公司的长久好运气和资源的公司。
《巴伦周刊》中文版:这是不是就是巴菲特说的,“你应该投资一些傻瓜都能经营好的公司,因为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落到傻瓜手中”?
方三文:不光是最后交给傻瓜来经营,我认为最可怕的,还不是公司最后落到傻瓜手里,而是说哪怕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在更长的时间面前,他也是个傻瓜。
《巴伦周刊》中文版:这些年雪球越来越向交易端发展了,过去几年间,不少个人投资者从雪球上成为基金管理者,但是不少人还是对于这种从业余到专业、从个人到机构的转型抱有怀疑态度,比如有人说个人投资者成为基金经理后就走下神坛了,对此您是否有过担心?
方三文:首先,部分用户希望从业余投资者转变成为职业投资者,希望从管理自己的钱到管理别人的钱,这种需求是真实存在。
第二,这种转变的成功率是一定极低。这倒不完全是投资能力的问题,也是综合能力的问题,比如我们就发现,很多人投资业绩不错,但一直募不到钱。有长期超额收益能力本身就是个低概率事件,即使有超额收益能力也未必能募到别人的钱,所以这个转变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第三,虽然很难,但是在雪球上还是有很多人走通了这条路,未来还会不断有人走通这条路,而且各个环节在其中都赚到了钱,这说明这个商业模式是成立的。
在同样业绩的情况下,有些人能募到钱,有些人募不到钱,背后是什么原因呢?一定是他们在获取客户的信任、关注和认可方面能力有差异,所以用户在雪球上建立自己的声誉,包括发帖、回帖,对他的募资也很有价值。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很早就是特斯拉的用户和投资者,也很早就看好特斯拉的股价大涨,但是似乎也没有能拿住特斯拉,是因为投资回报已经足够丰厚还是不再看好特斯拉的未来?
方三文:当时是因为不看好特斯拉的未来,尤其是马斯克的性格。我对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有过思考,有过几个简单的结论。
第一、汽车制造是一个有规模效应、但没有网络效应的行业,这个行业的扩张高度依赖于资本的再投入,所以它的扩张成本很高,单一厂商的市场份额必然是有天花板的,利润率受制于竞争也是有天花板的。这是一个对汽车行业的整体看法,目前全球所有汽车公司都没能逃脱出这个模式。
第二、关于新能源汽车,我自己算是一个对特斯拉,包括自动驾驶技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用户,综合下来我的结论,就是说没有一个公司能够在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长期拥有独家的技术优势,最后大家还是要在品牌和效率层面来竞争。
第三、我刚才说过,我喜欢投资那种能够意识到个人能力和公司资源有限的企业,但是特斯拉高度不符合。芒格也说过,马斯克很聪明,但是比起一个人的智商有170,却认为自己的智商是250,他更愿意选择一个认为自己的智商是120,但实际上是130的人。
特斯拉股价确实涨了很多,但我对我的想法没有任何变化,不能根据短期的股价涨跌,就认为自己的看法是错的。反过来,可能我卖出特斯拉不是错,买入可能才是错。
投资很有意思,可能有的时候挣到了钱,但你是错的,有的时候亏了钱,但你是对的。所以还是要赚自己认知体系内的钱。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在陪聊雪球网友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问题包罗万象,您觉得很多网友提出跟非投资相关的问题,对于雪球来说也有价值吗?
方三文:首先,我们无法控制用户一定要讨论什么问题;第二,讨论这些问题也有价值的,最直接的价值就是能够缓解你当时的焦虑,在聊的过程中,你总体上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你把思路梳理清楚了,对你投资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甚至对回答问题的人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回答问题的人缓解了他的寂寞,然后它也有商业层面的价值,比如说他可以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表现出这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趣味以及情绪的稳定性,这些对别人形成对他的判断也很有帮助。
我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不是自己也管理着一个私募基金吗。好多投资人说愿意买我的基金,是因为喜欢看我回答的问题,他说看完这些问答,觉得方丈人品好,所以愿意把钱交给我。
当然,我也不知道我的人品好不好,我对此持高度怀疑态度,但是我觉得这些问答的确会形成对我人品的认知。另外,你要伪装也很难,在网络上长期伪装是不可能成功的,尤其是这么高频的问答,最后展现的一定是真实的自己。
《巴伦周刊》中文版:谢谢方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