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去年[如何培養小孩英文能力]的下半篇文章,如前文所述,女兒中年級後規劃不繼續上ESL課程,這篇文章就討論截止目前為止的安排。
不上ESL原因在前文有深入討論,對小孩而言最主要原因是上ESL會讓學習偏廢在英文,影響到國語和數學沒有足夠時間可以打好基礎。其他原因主要是ESL制度和教材的問題,有興趣可參考前文,在此不贅述。
[發文後補充,以下文字原始在粉專於20231010分享:
選擇中年級不上ESL後就會碰到孩子要如何繼續學習英文的問題,這問題其實也不難,就是外包或是自學。
外包就是另外找補習班讓女兒補英文,女兒雖然已有國中英文程度,但上高中英文補習班會有中文聽不懂的問題,故合適的補習班難找。除此之外,因為週間女兒每天有固定的學科練習(國數每天約10~15分鐘)、中英閱讀量(每日各15~20分鐘)、運動時間(每天半小時)等安排,坊間家教班通常每週上兩次課,每次1.5小時,下課後要塞1.5小時補習(連往返接送就要2小時),會影響到女兒的固定菜單或者要晚睡都不好,也不考慮。
故一開始就往自學方向規劃,但自學要有一定基礎才可以,爬文得知自學英文約需1500~2000個左右單字能力,簡單的衡量方式就是要能夠完全聽懂看懂[大家說英語]雜誌,如前文所述,女兒二年級時接近這個程度,但還是想說考個英檢確認一下比較心安。
爬文後得知這個程度的英檢主要就是兩種,全民英檢初級和劍橋英檢KET。英檢有個等級對照表,這兩個是同級的。雖然是同級,全民英檢初級需要約2000個單字的英文程度,劍橋KET只需要約1400個單字,單純以字彙要求上來講還是全民英檢難一些。想說挑難的比較有挑戰性就選了全民英檢,故女兒二下時報名了今年五月的全民英檢初級聽讀測試。
結果報名後就有點後悔,原因是全民英檢因考試人數眾多,聽讀和說寫要分開兩次考,而且兩次間隔約四個月,光考個認證就要花兩天蠻累人的,對比劍橋KET一次就可以考完聽說讀寫,方便許多。
一開始打算讓女兒裸考,但後來想想都報名了還是準備一下,就買了模擬試題讓女兒寫一下。結果一寫嚇一跳,女兒基本可以通過,但邊寫會邊抱怨題目刁鑽,自己看了一下題目才發現女兒所言不虛,因為考題一看就好熟悉,就是以前我們學的國高中英文那種考法,很有台味的英語考試,會考很多不常用到的文法和句型,和女兒一路以來從兒美銜接ESL的美式教材格格不入。
準備考試約花兩個星期,主要是挪她每天英文閱讀的15分鐘來寫模擬試題和檢討,假日會花約一小時來練習,儘量不因為考試增加額外負擔,這樣也寫了大概四五份模擬試題,順利通過。小插曲是考試地點在台中家商,小二學生去坐高中生的課桌椅太矮了,寫考卷有點辛苦。
之後就報名九月中旬的說寫複試,一樣買模擬試題來寫,女兒狀況跟寫聽說試題時一樣格格不入,這樣磨了兩個星期後去考試,順利通過。小插曲是說寫考試分成兩場,且因為[說]的考場產能有限,兩場時間會差異一兩個小時不等,我們考試時間就差了兩個小時,分別在早上和下午,中間還要找地方吃飯,真的很麻煩。
考完全民英檢初級心得是如果要考真實英文程度,劍橋英檢的測試結果應該比較有意義。女兒抱怨全民英檢題目時有去找劍橋KET的題目來看,命題比全民英檢合理,題目更生活化之外也不太會考一些少用的文法和句型。所以若要了解真實英文程度比較推劍橋英檢,但若要了解小孩在台灣學制下參加英語考試的能力,全民英檢比較有鑑別度。
總之,考過全民英檢初級就代表女兒基礎已可自學,搭配女兒平時就有英文閱讀習慣,有這兩個前題就不太擔心自學會碰到問題,只是進步速度快慢而已。
如上,研究外包學習時發現一般學生[補英文]就是每週額外上三小時英文課,參考這個邏輯就規劃女兒每週自學英文三小時,想法是女兒基礎已經打好了,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往上蓋房子,只要累積學習時間不輸給別人,就可以繼續領先下去。
自己對學習認知是少量多餐比暴飲暴食好,什麼意思?以每週學習英文三小時為例,規劃選項有1次3小時、2次1.5小時、3次1小時、或6次0.5小時,基於少量多餐原則,每天半小時最好。
全民英檢複試在九月中,女兒九月上旬在適應中年級新作息和準備英檢沒有額外安排英文學習,九月下旬開始每天半小時英文課,一開始沒有固定時段,看何時完成作業和預約到哪個線上課程老師就上課,幾星期後覺得這樣亂亂的,學習節奏不好女兒也有點混,故十月下旬開始固定在每天下午五點到五點半上英文課,週間可以消化掉2.5小時,剩下0.5小時還在想是在週一只有半天課的下午多上一次或是週末找時間上,目前傾向週一下午多上一次。
時間規劃好了,下個問題是每天半小時要學什麼?或者說適合學什麼?
尋找各式英文學習資源後發現其實就是兩種,台灣的英文學習雜誌和線上英文課,這兩種教材的課程規劃都是以半小時為單位,很適合自學使用。
先講線上英文課。
女兒讀的華盛頓ESL每年8月故定放暑假一整個月沒上課,空太久沒接觸英文不好,故去年8月時有讓女兒上線上英文課但覺得效果普通。那時選用的是Native Camp平台(Native Camp按月收費比較適合短期使用),女兒每天上半小時,心得是教材內容還可以,但多數菲籍老師口音沒那麼好(尼莫勉強可接受,但媽媽對這個很在意),母語系老師要加高額費用不如選用其他平台。
總之上完一個月之後就發現不宜把線上平台當成主要學習環境,原因是線上上課效果原本就比實體課程差(疫情這兩年有陪伴孩子在家上課過的家長應該都很清楚),Native Camp的模板課程以增進對話能力或是通過英檢考試為主,也並非針對提升英文能力而設計。
其實這不是Native Camp的問題,所有線上平台都有這種問題,故自己用過後的心得跟爬文看到的很多心得類似:這種線上平台最適合的對象是有一定程度英文能力但口說表達不好的人,透過平台和外師對談讓你會[說],但其他英文學習的[聽、讀、寫]還是要靠自己
補充:如何在Native Camp上花小錢找到口音優的老師?
這部分有個小撇步是找東歐籍的老師,口音比菲師優,預約費用跟菲師一樣(半小時約40~50,母語系老師半小時兩三百),但因為時差緣故,早上6~9之間比較多東歐籍老師。
有了去年經驗,這次規劃線上平台目標就很明確:讓女兒會[說]。這邊講一下為何要提升[說]。
原本以為女兒上了半美幼稚園和ESL,連續四五年每天有半天泡在英文環境下,口說應該沒有很大問題。但去年上Native Camp時就發現表現低於預期,外師提問雖然聽得懂都能夠回答,但要刻意提醒才會用完整句子,也沒辦法用英文閒聊。仔細問了女兒在學校上課情況後就明白了,ESL一個班2X個學生,一節課30分鐘,老師每堂課講完進度後才會跟學生對談練習,一堂課下來如果每個學生都要練習到,每個人大概就只能講個二三十秒,累積一天大概就講個幾分鐘,這種練習量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是完全不夠的。但這樣沒辦法,在大班制的地方上課都會有這個狀況,家長要自行調整就是了。
去年用Native Camp老婆不滿意,今年就改用全母語老師的Cambly平台,每週上兩次課,每次半小時。原本有考慮三次,但因為目標只是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三次太多會排擠其他學習。
Cambly有Kids版本,但費用比正常版貴三四成,女兒已有一定程度就讓她選用正常版,測試下來還可以,雖然有些老師連入課程時看到是孩子就會直接退出不上課,但大部分老師都能接受。只是這當中大部分也不太知道跟孩子聊什麼,有幾個老師上了兩三次課後還是聊一樣的東西。
幸運的是尋尋覓覓一段時間後有找到兩三個女兒很喜歡的老師,目前就主要跟當中一個老師上課,這個老師是澳洲人,跑到泰國去生活並且在泰國取得英語教學證照,教過國際學校的中小學生,目前正職是在幼稚園教英文,所以很能夠跟孩子對談,剛開始幾次上課都是閒聊為主,每次都聊不同主題,上過幾次課後尼莫跟老師談之後的學習規劃(提醒:想讓子女用Cambly平台上課的父母英語對談能力要有一定水準才能跟老師一起規劃小孩的學習路徑),想請老師推薦讀物讓女兒閱讀後上課討論,剛好老師也有用Kids A-Z閱讀平台(關於此平台請詳前文),那就讓女兒和老師在上面選書來閱讀。方式是一次講一本書,女兒在上課前先自己聽讀這本書一兩次,老師上課時會請女兒先朗讀課文糾正發音,之後說明課文裡的生字,然後跟女兒聊內容時訓練女兒多表達自己觀點。尼莫覺得目前這種上課方式還算不錯,女兒也上得很開心,而且剛好原本就規劃女兒每週要唸兩三本Kids A-Z上面的書,這樣上課效果會更好。
補充:Cambly如何找到合適老師?
其實就是亂找,挑評分高和看得順眼的上上看,上得滿意且時段配合得來的就多上。
網上有些Cambly社群會交流老師資訊,其實大部分的人上過的老師數量都很有限,會被推薦的老師多數可能就是比較親切有笑容,教學品質究竟如何不好說每個人對教學內容的實際需求也不同,而且老師和學生之間是有緣分的,適合某人的老師未必適合你。
另外紅牌老師也會有時段不易booking的問題,上線上課程就是希望時段可以符合自己的時間規劃,與其配合老師去調整自己作息,不如找個時間上配合得來的老師。
還有就是這些平台上的老師其實都是來來去去,不一定會在平台教很久,原因是以母語是英文的人而言平台給的薪資其實不高(比方Cambly時薪約10美金,美加英澳的基本工資都超過這個數字),故在平台上的老師都是兼職為主(平台還是有時間彈性的優勢),但既然是兼職,會兼職多久就不好說了。
反過來想,這些母語系的人上半小時課賺5塊美金,因此不要肖想說老師會幫你備課什麼之類的,找到合得來的老師後找些固定的教材(比方Kids A-Z)或是新聞當主題跟老師閒聊增加口說output能力就好。
再講英文學習雜誌。
台灣有好幾本英文學習雜誌,幫女兒選用空中英語教室。
選之前有把坊間幾本英文雜誌都買來翻一翻,編排來講空英和常春藤比較簡潔,其他的比較花俏尼莫不喜歡。空英和常春藤之間選擇空英課文講解視頻和音頻都有,但常春藤課文講解只有音頻,小女生上課還是要看視頻才會比較專心。
空英原本規劃每週看4天看新的課程影片(一天約24分鐘)以及每天花5~10分鐘背誦單字,但試了一個月覺得內容太多女兒無法吸收,故最近改為每週看一篇新文章就好。空英的一篇文章會拆成2天講解,一週看4天空英,代表一篇文章女兒會看2次課程影片,除了看影片學習之外,也會用零散時間(比方坐車和運動時)聽講解音頻(內容跟視頻一樣),重複看和聽才會記得住。另外為了讓效果更好,要求女兒在看空英課程時儘量邊聽邊跟著附送講解內容,碰到用法講解的部分也要用手多抄寫幾次加深記憶。
單字方面也逐步在調整方法尋找更有效的方式,原本是每天唸讀空英雜誌的單字部分,改成看常春藤的英文單字書。方式是從常春藤單字書裡面找空英文章單字,然後把該頁面割下來放入講義夾,每天讓女兒翻念那個講義夾5~10分鐘。原本空英的單字講解比較薄弱,常春藤單字書會把該單字不同辭態變化和相似字相反字都列入,這樣一篇文章吸收的單字就可以從原本空英的10個左右增加到20~30個單字,每個月精讀四篇空英文章就可以增加約100個單字,一年下來就可以增加約1200個單字,女兒小二已有約2000單字基礎,累積到國小畢業就能有7000左右單字基礎,7000單是台灣高中畢業生的中高水平程度,代表持續這樣做整個求學階段的英文程度都不太需要擔心。
為了增進女兒對空英文章的理解,近期也在週末加入幫女兒預習這項任務,方式是請女兒先唸讀下週要學習的文章,然後花15~20分鐘跟她講解內容。
空英每個月有13篇文章,難度分成易中難各有5/4/4篇,目前每週就是選1篇易的文章來精讀,未來再逐步把難度往上拉。
有想要讓女兒把每週的空英文章當成主題來學習,就是除了文章內容之外也往外延伸多看一些東西(比方Kids A-Z是否有類似主題的書?),但具體怎麼做還不是很有想法,慢慢來。
一開始有提到,選擇自學就是程度足夠了以及有閱讀習慣,以上是針對自學方式的規劃和最近執行一個半月以來的修正調整過程,大概未來半年一年就這樣操作,之後再看成效如何來微調作法。和外包相比,自學比較困難的地方就在於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微調作法或教材內容,家長會辛苦一點,但其實比較辛苦是在初期,大的學習框架訂好之後,內容的微調就是逐步增加教材難度,以女兒而言,無論是線上課程的 Kids A-Z平台,或是空英雜誌,難度方面都有很清楚的脈絡可尋,逐步往上即可。
以上是自學的每日半小時課程部分,另外每天也會要求女兒閱讀15~20分鐘。目前讀物主要是小說+Kids A-Z(每週兩本)。小說方面她自己選的Ivy & Bean快要看完了,下一套可能是My Weired School或是Cambly老師推薦的探險小說,先前有讓她讀Magic Tree House她不喜歡(結果家中還躺著整套五十幾本,看弟弟有沒有緣分了),My Weired School之後可能還要四五套小說才夠她中年級閱讀,高年級打算讓她挑戰哈利波特(她升小三暑假開始看中文版,還蠻喜歡),七本都唸完(而且唸懂)差不多小學就畢業了。
其他
一、口說,每週兩次課輸出訓練只是勉強足夠,為了增加練習,弄了個AI對話練習APP[TOKO]讓她玩,每天在APP找喜歡的主題跟AI對談5分鐘,她和弟弟都玩得很開心。
二、文法,目前就是靠閱讀增進語感和空英講解時會有部分文法。先前ESL有文法課,課本內容也不難,也買好後續的課本了,再找時間讓她練習看看能否自學。也有規劃等高年級或是中學之後上線上的文法課程,總之這部分不是很急,尼莫的理解是英文底子好,字彙量足夠,文法不會是太大問題。
三、寫作,還沒有想到怎麼安排這部分,可能會請教她目前Cambly老師,或是先請她從寫英文日記開始,或是Kids A-Z讀物每本書會有一些課後作業需要寫作,可用這個當主題讓她練習。先前ESL有Writing課,課本內容也不難,也買後續的課本了,再找時間讓她練習看看能否自學。現在有AI英文寫作平台可以幫忙改英文作文(比方DeepL Write),也還在想如何運用這些工具。這部分也不是很急,先把英文底子打好,寫作跟口語類似也是一種輸出訓練,時間到再磨練技巧即可。
四、重申,小孩從三四歲就開始接觸英文,主要目的是類似何嘉仁美語廣告說的[讓孩子自然而然習慣兩種語言],提早打下英文基礎,讓孩子可以透過英文接觸全世界,求學過程中的英文考試拿高分只是副產品而已。比方家中沒有有線電視,小孩從小看電視就是Youtube為主(小一點時會看Netflix卡通,現在也不太看了),從幼稚園就習慣美語環境的緣故,YT頻道看的多數也是英文,比方很有名的小孩玩玩具頻道Vlad & Niki,他們就從頻道內容還是外語為主(初期講不知道哪國話),看到頻道內容改為講英文(國際化追求更大市場),然後看到最近Vlad單獨出新頻道(內容不和兄弟玩玩具了,改成和幾個朋友四處體驗各種樂園或玩樂方式)後雙寶在玩耍時也會跟Vlad頻道在玩樂時那樣用英文對談,身為父母在旁邊觀察孩子這樣成長上來覺得很有趣。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尼莫認為提早接觸和前期的高投入到小學低年級即可,中高年級若還是投入大量時間在累積英文學習時數,必然會排擠到在我們升學體制中更重要的國語和數學程度提升,除非你的孩子很小就確定不會走台灣的升學體制,要不然到中高年級還續讀ESL也許是弊大於利。除了表達上述觀點之外,因從雙語幼稚園+低年級ESL教育讀上來的孩子英文程度會跟台灣的英語補習教育環境格格不入,這篇文章也分享如何安排女兒自學,之後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檢視結果和調整作法了。尼莫不會很擔心自學沒效果,因為基礎打好了,自學教材會慢慢增加難度,閱讀習慣也會繼續維持(讀物也要逐漸增加難度),之後就是進步速度快慢的問題,這不太需要擔心,平時就維持她自己的節奏快樂學習,有需要時再在短期開turbo拉程度即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